心理話題|當代人如何擁有健康的親密關系?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08 11:19:51 | 來源:中國網心理中國 | 作者:葉子親密關系中的矛盾和糾葛是如今心理咨詢行業(yè)中常見的案例,很多夫妻和情侶陷于“相愛容易相處難”的困境,維持一段健康良好的親密關系似乎成為了一件很困難的事,甚至讓雙方的心理狀態(tài)出現了問題,產生焦慮、易怒等問題,讓自己變成了不好的人。
如何擁有健康的親密關系呢?秘訣在于調整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邏輯。
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看清對方和自己
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融合感,就好像最初在母腹中和媽媽融為一體的那般心安和滿足感,是讓人渴望和戀慕的,然而成長卻必須要經過分離與個體化。紀伯倫在《論婚姻》里這樣描繪健康的親密關系:“要在你們的依偎里留有余地;彼此相愛,卻不要讓愛成為束縛;給出你的心靈,但不是要交給對方保留;要站在一起卻不能靠得太近。”
你現在與任何人所謂的親密,都需要檢驗一下是你與自己的渴望(投射)在一起,還是與真實的對方在一起。如果你有幸走上心靈成長的路,你會發(fā)現:一切外求都是飲鴆止渴,回歸自身才是探索的源頭。不再苛求對方一定要滿足你,也不再為了獲得滿足而委屈自己,這是剛剛獨立的開始,真正的人格獨立就是在心理上與對方分離。
保持距離會給內心騰出巨大的空間,讓你可能在忍受孤獨與愧疚的同時,也把自己和對方看得更清楚,為新的成長孕育生機。
保持距離就是“舍”,之后才是“得”。
“做自己”也“愛自己” 避免從付出者演化成控制者
心理學的真相恰恰是,那些對他人的傷害與侵略,往往發(fā)起在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身上。
有一種很典型的親密關系模式是這樣的:一個在關系中過度付出,另一個在關系里愧疚;一個控制,另一個難以反抗;一個失去自我,另一個不忍拒絕……彼此都愛對方,只是不知道卡在了哪里;都希望對方快樂,但就是忍不住頻繁地沖突與吵架。
一個太需要別人的認同和肯定的人,是沒有建立起真實自我的。他的眼光一直在別人身上,自我價值也建立在別人的反饋上,因此拼了命地付出,并常常走在別人真正的需要前面,認為自己做的就是別人需要的。一旦對方拒絕或者否定,他就會憤怒、失落,失去自己那份價值感——開始從付出者進入到控制者的角色。
這樣的“愛”會在很多時候讓人感到壓力和窒息,事實上,過度付出者在關系中想要的,不是對方能給的了的,對方只會感到一邊動彈不得,一邊愧疚。
真正的解藥就是要回到自己身上,去在意、去感受、去看見自己的內心,去愛自己,去關注自我的成長和需要,就不會再去緊抓別人的反饋,對對方能有所放手,把必要的允許和空間還給對方。
減少關系中的消耗 學會不帶敵意的拒絕
拒絕有許多含義,首先它意味著你正在維護邊界。你是你,他是他,這是不能模糊和越過的邊界。除了看見別人的需要,更要清晰自己的需要。當兩者發(fā)生沖突,你也需要堅定不移地拒絕對方。
拒絕的好處是,它雖然可能會破壞關系,可能被打擊報復,但絕大概率會讓對方重視你。因為拒絕代表著某種強大。比起忍氣吞聲、獨自憋屈地承擔,拒絕討厭的一切更能讓人體會到尊嚴感。
在拒絕后,你可能會體驗到對方不再愿意靠近你,或者會跟你吵架,使你們陷入新的沖突。這有可能是對方還不適應你的轉變而造成,更有可能是因為你拒絕的方式過于刻板、僵化、單一,可能你的一句“不行”,附加了太多情緒,帶著殺傷力。
即便是這樣,這仍然是你在學會拒絕的道路上所要必經的,然后你的拒絕才會慢慢地變得不那么具有攻擊性,變得溫和,不帶敵意。你能體會到,你不必怒目圓睜,也能夠表達出自己的堅定意思。而這其實是更為強大的拒絕。
因為拒絕是拒絕,敵意是敵意。敵意是心存報復或攻擊他人,而拒絕只是“我不滿足你的需求”,只是一種選擇而已。
一味要求和責怪很難得到愛
“為什么你看不見我的需要?”
“我已經說了為什么你做不到?”
“你怎么能這樣對我?我太受傷了?!?/p>
在與伴侶的爭吵中,類似這樣的話你感到熟悉嗎?
這些話是在說:你沒有照顧好我,你做錯了,你真不應該,你現在要好好補償我。這樣的話可能激起的是對方的愧疚和自責,繼而去滿足了你的要求;也可能激起的是對抗和憤怒,繼而轉身離去。無論是哪一種,都不會讓對方心甘情愿地去愛。
第一種:產生自責和愧疚的人
這類人大多在人際中有某種照顧者情結——覺得別人的需要總和自己有關,只有在幫到別人時才會覺得自己很好,有了某種價值感,總想通過負起對另外一個人的責任來顯示和滿足自己。
一個照顧者很容易吸引來一個受害者——一個總想讓別人替自己負責任的人。受害者的口頭禪便是指責和要求式的,他們的話總能讓照顧者“上鉤”。
第二種:激起對抗和憤怒反應的人
這種情況則是個人邊界被侵犯后的正當自我保護反應。這種對抗和憤怒是在說“我為什么一定要照顧好你?我也有我的事。這樣的責任讓我壓力很大,它不屬于我,我想逃開?!庇谑?,一個在追,一個卻在逃的景象便會在關系中發(fā)生。
因此,不要用指責和要求式的話語讓你的身邊人來愛你,大概率你是得不到的。
你要先意識到,你的情緒是因為你自身的某種需要沒有被滿足,你的強烈愿望是出于你心里的某種恐懼。而滿足這些需要、擁抱那些恐懼,不是別人的責任,而是你自身的。你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忙和照顧,但卻不是別人應該或本來就要如此。
因為,如果你換位思考一下就會發(fā)現,你尚且不知對方處于何種狀態(tài),他可能也正在某種需要里,他可能有他擔憂和顧慮的事情,他又怎么能即時即刻做到滿足你的需要呢?
當你能看見這些,你的狀態(tài)就會變得柔軟,而不是硬邦邦地指責和要求對方。你可能說的話就變成——“我的感覺現在不太好……我有什么樣的需要,你愿意來幫我和支持我一下嗎?”
每個人先要負責的是自己,在有余力的情況下才是支持身邊的人。希望你我不做照顧者,也不做受害者。好好地先看見自己、先擁抱自己的需要,繼而平等和柔軟地請求他人的支持。(北京青年報 文/葉子 心理咨詢師)
心理特級教師孫曉青:親子溝通是一門藝術活2024-11-11
搬走胸口的“石頭”—— 情緒抽離法在處理焦慮個案中的應用2024-11-08
心理話題|當代人如何擁有健康的親密關系?2024-11-08
我是“瘋”了嗎?專家解讀“邊緣型人格障礙”2024-11-08
隱秘之痛:揭開老年精神心理疾病的面紗2024-11-08
心理中國論壇 | 擁抱“互聯網+”,重塑學生心理健康服務新生態(tài)2024-11-08